3成在職母乳媽媽遭歧視 曾被上司指斥泵奶不接電話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7/30 21:14

最後更新: 2017/07/30 21:31

分享:

分享:

(陳靜儀攝)

香港母乳育嬰協會公布最新香港母乳餵哺實況調查,發現約3成受訪者曾遭歧視,而8成受訪者認為現時社會上政策的仍然不足。

岳小姐為中型企業人力資源部秘書,重返職場後繼續選擇為女兒餵哺母乳,但指過程很辛苦,當時上司更責備自己時常泵奶,指開會或需接聼電話時都找不到她。

她憶述當時自己比較多奶,大約2至3小時便感到胸漲,又只能躲在文件房泵奶,當時更一度因壓力而哭泣。

她激動地表示:「很不開心,甚至懷疑自己因一邊上班一邊餵哺母乳而得產後抑鬱」,半年間感覺「好像做錯事,偷公司野一樣」,受到很多委屈。

及後,岳小姐因壓力,拖長泵奶時間至3、4小時一次,令到自己奶量減少,致胸部非常疼痛,「痛過忍小便令到膀胱很痛的感覺」。最終因情緒支持不住,待女兒8個月大便停止餵哺人奶。

她稱,停止餵哺母乳後,公司卻增設哺乳室,但她指只是表面上的關懷、「 得個樣」,只是設備上扮作母乳友善工作間,惟事實上上司思想仍沒有改變,並無於政策上真正支持員工餵哺人奶。

她透露現時希望餵哺母乳的同事,都是趁午膳等空餘時間才敢去泵奶;而令她最失望是身為人力資源總監的上司為人母都不能體諒自己,感覺「很難受,基本人生權利都沒有」。

岳認爲在職媽媽一方面想繼續工作,但因定時需泵奶而有卻步;又形容母親跟孩子出後首半年是「同生共死」,10個星期產假並不足夠,希望能增至4個月。

香港母乳育嬰協會訪問4904位女性,當中有4860位在職母乳媽媽,逾6成受訪者表示公司有提供每天2次泵奶時間,較前兩年多。

不過,約3成員工指曾遇或有同事遭歧視,當中個案包括要求媽媽午膳時到廁所擠奶,亦有上司質疑媽媽為何於生育後一年仍要授乳。

該會主席梁凱婷指,雖然有更多企業提供哺乳休息時間及設施支持員工,數字上不屬嚴重,但強調受到歧視便是對個別媽媽100%的傷害。

她認為,歧視源於社會教育和知識不足,如僱主不知道母乳餵哺時段需長達一年,或為何3至4小時便需泵奶;又指奶粉商宣傳會標榜多樣養份,廣告影響媽媽判斷,故十分支持食衞局推出的配方奶銷售守則。

為響應「國際哺乳週」,香港母乳育嬰協會舉辦媽媽愛哺乳2017集體哺乳活動。

出席活動的食衞局長陳肇始表示,香港母乳餵哺率由25年前不足20%,增至現時達87%;她指上屆政府已推出《香港配方奶及相關產品和嬰幼兒食品銷售守則》以規管奶粉商營銷手法,更考慮在新賣地條款中加入設置哺乳室的強制條款,以推廣母乳餵哺。